內部審核:

目的:作為一種重要的管理手段,和自我改進的機制,及時發現問題,採取糾正措施或預防措施,使質量體系不斷段完善,不斷改進,並為外部內審做好準備。

範圍:
1.要素:內審時,可以一次涉及所有要素,當內審是按要素或部門滾動式地進行時,也可以每次涉及一個或幾個要素,但整個週期來看,要素還應是完整的。
2.場所:指涉及的部門和地區。
3.活動:與產品質量有關的活動。
審核的產品份範圍是可以變化的,再內審時,有時某次例行審核或特殊審核指涉及少數產品,但在一個週期內應覆蓋全部品。

依據:
ISO9001:20000質量保證標準、質量手冊、程序文件、質量計畫、合同、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

審核階段:
(1)文件審核。
對質量體系文件,如質量手冊及各種體系程序文件是否符合約定標準或合同的要求進行審核,這種審核也稱為「符合性」審核。
(2)現場審核。
對實際的質量活動是否與質量保證標準、質量手冊或程序文件的規定相一致進行審核,即對其是否得到有效的實施進行審核。這種審核是對「有效性」進行審核。

時機和次數:
第一次:在質量體系文件已全部編製完成,頒布實施以後,各項資量活動均已有紀錄可查之時。
目 的:對剛剛建立的質量體系的有效性作出評價。

常規的例行審核:按照年度計畫,每月對一個部門或幾個部門(或要素)進行審核。每年應覆蓋所有部門(或要素)一次。
剛開始的時候次數可以多一些,以便及時發現問題,使體系運行正常化。等體系運行基本正常以後,次數可減少到正常所需的水平。

要素審核次數:根據審核中發現問題的大小、多寡以及該部門對產品質量形成過程的重要性決定,且每年可以調整。現在一般較多實行每年1~2次集中審核各部門和各要素的例行審核,其方式與外審相似。

追加審核
時機:特殊情況下的

●發生了嚴重的質量問題或用戶嚴重投訴。

●組織的領導層、隸屬關係、內部機構、產品、質量方針和目標、生產技術和裝備以及生產場所等有較大改變。

●即將進行第二、第三方審核或法律、法規規定的審核。

●證書即將到期。

內審的時機和次數應由組織的質量主管研究具體情況後提出,報請總經理後實施。

內審的一般順序:

1.確定任務。
2.審核準備。
3.現場審核。
4.編寫審核報告。
5.糾正措施的跟蹤。

6.全面審核報告的編寫和糾正措施計畫完成情況的匯總分析。

內部審核的操作:
1.內部審核的策劃。
2.確定內部審核的任務。
3.內部質量體系的準備。
●編製審核計畫。
●成立審核組。
●收集並審閱有關文件。
●編製檢查表。
檢查表的作用:
明確與審核目標有關的樣本。
使審核程序規範化。
按檢查表的要求進行調查研究可使審核目標始終保持明確。
保持審核進度。
作為審核進度存檔。

檢查表的設計要領:
對照標準和手冊的要求。
選擇典型的質量問題。
結合受審部門的特點。
抽樣應有代表性。
時間要留有餘地。
檢查表應有操作性。
按部門進行審核時,要包括涉及的要素。按要素進行審核時,要包括涉及的部門。
●通知受審部門並約定具體的審核時間。

4.內部審核的實施。
(1)召開首次會議。
●向受審方的高層管理者介紹審核組成員。
●說明審核的範圍和目的。
●簡要介紹實施審核所採用的方法和程序。
●在審核組和受審方之間建立正式聯繫。
●確認審核組所需要的資源和設施以齊備。
●確認審核組和受審方高層管理者之間末次會議和中間數次會議的日期和時間。
●澄清審核計畫中不明確的內容。
●填寫會議簽到表。

(2)現場審核。
審核路線和方法: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法。
●正向和逆向的審核方法。
●按要素審核和部門審核的方法。

(3)不合格報告。
●體系性不合格:質量體系文件與有關的法律、法規、質量保證標準、合同等的要求不符。
●實施性不合格:未按文件規定實施。
●效果性不合格:實施不力,或對不合格的真正原因沒有找到,致使糾正措施實施後沒能達到規定要求。
也可參照外審,按不合格的嚴重程序來劃分,分為
●輕微不合格。
●嚴重不合格。
●觀察項:未構成不合格,但有變成不合格的趨勢,或可以做的更好,或可能暫時證據不足,項受審方提出,以引起其注意。

(4)審核結果的匯總分析。
(5)召開末次會議,宣布審核結果。
(6)編寫審核報告。

5.糾正措施。
糾正措施實施的期限一般為15~30天,具體時間視不合格項的具體情況而定。
●短期:發現不合格項後,針對直接原因,立即採取措施,以保護客戶利益。
●長期:針對潛在的原因,採取預防措施,防止發生可能出現的不合格。
糾正措施的實施一般是指短期計畫的實施,但在下一次內審時,會重新檢查糾正措施的有效性,這時會涉及某些較長期的糾正措施計畫是否已經實施的問題。

6.全面年度審核報告。
一般採用方法如下:
●編製不合格項的矩陣式表格。
●按問題的性質將不合格項分類。
●動態比較。
●匯總分析糾正措施計畫完成的情況。
●以最近一段時期組織內或個別部門質量管理改進或產品質量提高的情況,總結好的經驗並加以推廣。

年度審核報告內容:
●內部質量體系審核年度計畫完成情況。
●審核目的和範圍。
●審核依據的文件。
●各次審核組的組長及審核員的名單。
●不合格項的總數量及各類不合格的數量。
●主要不合格項的說明及糾正措施完成情況。
●對整個質量體系的總評價(包括優缺點)。薄弱環節分析及對質量體系改進的意見。
●審核報告編號、批准人及分發範圍等。
●附件。

內審員:

對單位的質量體系,進行內部審核。

質量體系內部審核工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內審員的素質。因此,對內審員的培訓和評選是個重要的課題。

內審員的作用:
●對質量體系的運行起監督作用。
●對質量體系的保持和改進起參謀作用。
●在質量管理方面起溝通領導與員工之間的渠道和紐帶作用。
●在第二、第三方審核中起內外接口的作用,在質量體系的有效實施方面起帶頭作用。

內審員的職責:
●遵守相應的審核要求。
●傳達和闡明審核要求。
●有效地策劃和履行被賦予的職責。
●將觀察結果形成文字。
●報告審核結果。
●驗證所採取的糾正措施的有效性。
●收存和保護與審核有關的文件。
●配合並支持審核組長的工作。

審核組長的職責:
●協助選擇審核組的其他成員。
●制定審核計畫。
●代表審核組同受審方的管理者接觸。
●提交審核報告。

審核員正確的工作方法:
●少講、多看、多問、多聽。
●選擇正確的對象提問。
●正確地提出問題。
●封閉式問題和開啟示問題相結合。
●提問與索看相結合。
●聯想和追溯。
●創造一個良好的審核氣氛。

寫於2004年5月
大陸台商廠工作暨旅遊經驗談
http://www.wretch.cc/blog/sunchaoy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nchaoy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